缺血性腦卒中是神經系統常見病,早期診斷對治療及預后有重要意義。常規CT掃描是鑒別腦缺血性梗死和出血的重要工具,能夠早期確診腦出血,然而在缺血性梗死早期,其異常改變輕微或無異常改變,所以難以診斷,尤其是梗死前期的腦缺血,常規CT更是無法顯示。CT腦灌注成像(CTP)檢查快速簡便,能夠顯示血流動力學改變,可早期診斷腦缺血,有利于患者進行及時診斷和治療。
眾所周知,當腦血流灌注壓在一定的范圍內波動時,機體可以通過小血管的代償性擴張或收縮來維持腦血流相對動態穩定,腦血管通過這種效應維持腦血流正常穩定的能力稱為腦循環儲備力(CCR)。從腦血流量(CBF)變化過程看,腦血流量的下降到急性腦梗死的發生經歷了3個變化時期:首先是由于腦灌注壓下降引起的腦局部血流動力學異常改變;其次是腦局部CCR失代償性低灌注所造成的神經元功能改變;最后,由于CBF下降超過腦代謝儲備力才發生不可逆轉的神經元形態學改變,即腦梗死。我們將前2個時期稱為腦梗死前期。在腦梗死前期的I期,由于CCR發揮作用,病人幾乎沒有明顯的臨床癥狀;在II期,CBF下降到電衰竭閾值以下,CCR失代償,進入“貧困灌注”狀態。這一狀態甚至可以持續數年,臨床上可以出現頭痛、肢體力弱、肢體的輕微抖動和言語欠流暢等癥狀,嚴重時可出現TIA。
采用動態CT灌注成像可以清楚的顯示腦梗死前期的血流動力學異常。腦CT灌注成像是指在靜脈注射碘對比劑的同時,對選定的層面進行連續多次的CT掃描,以獲得該層面內每一像素的時間密度曲線,利用該曲線計算出以下參數:腦血流量(CBF)、腦血容量(CBV)、平均通過時間(MTT)和對比劑峰值時間(TTP)。
根據腦局部微循環的變化程度以及CT灌注成像表現,將腦梗死前期的2個期分為4個亞型。Ⅰ期分Ⅰ1和Ⅰ2, Ⅰ1:腦血流速度發生變化,腦局部微血管尚無代償性擴張。灌注成像見TTP延長,MTT、CBF和CBV正常。Ⅰ2:腦局部微血管代償性擴張。灌注成像見TTP和MTT延長,CBF正常或輕度下降,CBV正常或輕度升高。Ⅱ期腦循環儲備力失代償,Ⅱ1:CBF下降,灌注成像見TTP、MTT延長以及CBF下降,CBV基本正常或輕度下降。Ⅱ2:局部微循環障礙。灌注成像見TTP、MTT延長,CBF和CBV下降。
另外,血管閉塞致供應區缺血超過一定時限后,即發生腦梗死。梗死灶周邊部有一層尚未死亡的神經元和水腫帶(半暗帶),這部分組織若能及時恢復血供,則能完全治愈。有研究發現通過灌注檢查,可以區分梗死區和半暗帶區,缺血腦組織平均通過時間延長,血容量明顯降低,提示為不可逆損傷;而平均通過時間延長,血容量輕度下降,提示為可逆性損傷。
此外利用容積CTP的掃描圖像,可重建出顱底Willis環,很好地顯示缺血區供血動脈的狹窄或閉塞。
總之,腦容積CTP作為一種功能性影像,能夠為腦缺血患者提供更全面、詳細的血流動力學信息,明確低灌注區及其范圍、位置,推測半暗帶區域;結合重建顱底Willis環,能了解相應供血動脈情況,從而能及時追查病因,避免大面積腦梗死的發生。我院新城院區的雙源螺旋CT,就可進行這一檢查,它有助于臨床醫師了解患者的實際狀況,從而制定有針對性的個體化治療方案,對指導預防和治療缺血性腦血管病具有重要價值。
影像科艾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