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臨床上經常看到病人做完磁共振(MRI)檢查的片子上面會有不同的成像,總有一些臨床醫(yī)生會問我們:磁共振各個序列成像怎么區(qū)分?每一個成像代表什么意義呢?在此,我們先了解幾個臨床上常用的、不同的幾個“像”的臨床意義及表現。
磁共振的基礎涉及多學科,其原理比較難懂,我們現在要以最少的知識點T1、T2為切入點迅速切入進行簡單學習。磁共振的靶子是氫原子核,也就是說,我們拿氫的原子核形成的磁場與外加磁場形成共振。為什么選中氫呢?因為人體內氫原子核只含有一個質子不含中子,最不穩(wěn)定,最易受外加磁場的影響而發(fā)生磁共振現象,而且它是人體內最多的物質。通常情況下我們把人體內的氫原子核看作是自旋狀態(tài)下的小星球,自然狀態(tài)下氫原子核進動雜亂無章,磁性互相抵消,人體并不表現出宏觀磁化矢量。進入靜磁場后氫原子核磁矩(描述磁性的物理量)發(fā)生規(guī)律性排列(正負方向),正負方向的磁矢量(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量)相互抵消后,少數正向排列(低能態(tài))的氫原子核合成總磁化矢量即為磁共振的信號基礎。弛豫:自然界的一種固有屬性,即:任何系統(tǒng)都有在外界激勵撤銷后回到原本(原始、平衡)狀態(tài)的性質,這種從激勵回到原本狀態(tài)的過程就是弛豫過程。弛豫快慢用T(即弛豫時間)來表示。T1是縱向弛豫;T2是橫向弛豫。
T1加權成像(T1WI):臨床上常規(guī)MRI序列,反映組織縱向弛豫的快慢,T1值越小→縱向磁化矢量恢復越快→已經恢復的縱向磁化矢量大→MR信號越高(白)。T1值越大→縱向磁化矢量恢復越慢→已經恢復的縱向磁化矢量小→MR信號越低(黑)。多數病灶在T1WI上呈不同程度低信號,T1WI高信號的常見原因:1、順磁性物質(血液成分、黑色素、糖原)2、蛋白增多(蛋白濃度增高的囊性病變)3、甘油三酯增多(脂肪組織、脂肪變性、液體脂肪)4、礦物質沉積(鈣化、銅沉積、錳沉積)。那么,怎樣才能迅速且準確地找出來哪一張是T1呢?——看腦脊液(T1上的腦脊液是黑色的),T1看組織結構可以看得比較清楚。
T2加權成像(T2WI):反映組織橫向弛豫的快慢,T2值小→橫向磁化矢量減少快→殘留的橫向磁化矢量小→MR信號低(黑)。T2值大→橫向磁化矢量減少慢→殘留的橫向磁化矢量大→MR信號高(白)。多數病灶在T2WI上呈高信號。T2WI低信號的常見原因:1、順磁性物質(血液成分、黑色素、其他順磁性金屬沉積)2、蛋白過多(蛋白濃度極高的囊性病變)3、脂肪組織抑制后4、質子密度太低(密實鈣化、骨質結構或骨化、氣體、密實纖維組織韌帶或肌腱等)。怎樣才能迅速且準確地找出來哪一張是T2呢?——還是看腦脊液(腦脊液是白色的),該像(T2)主要是病變顯示的清楚,在黑(正常組織)中找白(病變)。
FLAIR序列:為快速反轉恢復序列之一,T2壓水像,即T2的基礎上把水(腦脊液)抑制掉,暴露出被腦脊液掩蓋的病灶。多數長T1長T2的成分在FLAIR上呈高信號(除了接近純水的液體);接近于腦脊液的液體成分在FLAIR上呈低信號;短T1長T2的成分在FLAIR上一定呈高信號;長T2較長T1的成分可能在FLAIR上呈等信號。
彌散加權成像(DWI):是以磁共振流動效應為基礎的成像方法,DWI觀察的是微觀的水分子流動擴散現象。是使用一對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擴散敏感梯度場。該梯度場對靜止組織作用的總和為零,但水分子在不斷擴散,受該梯度影響而產生相應變化。梗死區(qū)域水含量增加,其早期細胞毒性水腫使水分子擴散下降,而在產生T2信號改變之前,腦發(fā)生缺血時,DWI先有異常,出血在6小時內(超急性期),此時溶栓治療療效最佳。
以上內容不是最專業(yè)的核磁共振講解,是筆者通過對楊正漢老師及其他老師課件的學習和領悟,重新整理出來的,也許不是特別完整,或者存在漏洞,之所以用這樣的方式和大家分享我的學習體會和知識點,是因為我知道臨床工作非常繁重,在知識補充上簡潔明了,讓臨床醫(yī)生可以省時、準確地獲得診斷是最重要的,大家簡單入門是目的,若有不當之處,肯請大家多多指教,期待我們共同提高。
放射科 易秀云